加强农业品牌精品的培育工作,金融的着力点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除了构建多元化的信贷支持体系,金融机构还需要借助自身的跨区域、跨行业优势,为农业品牌的塑造提供多样化场景,点面结合,让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大幅提升。
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农业品牌的培育效果逐步显现,表现为品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但我国农业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问题依然存在,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仍有待提升。
为了加强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的力度,5月1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023年,综合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和国内外影响力等因素,在2022年培育工作基础上,重点培育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等7种共32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何为区域公用品牌?《通知》明确,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该类品牌由“产地名+产品名”构成,原则上产地应为县级或地市级,并有明确生产区域范围。在国际上,采用区域品牌类型创建农产品品牌、发展区域产品销售,提高区域形象的成功例子不在少数,如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日本神户和牛、新西兰奇异果等。
那么,加强农业品牌精品培育,金融应如何作为?就此,《通知》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第一,用好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库两个服务平台,探索与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专项合作,构建金融支持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是农业农村部2021年5月启动的一项创新活动,通过收集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金融服务需求,对接银行发放贷款,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直通车服务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4日,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累计授信超24万笔、授信金额达820亿元、平均贷款利率为3.83%。
同时,截至2022年10月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库的第一批重大项目已全部完成对接工作,其中授信项目185个,授信规模370.4亿元,用信项目111个,用信规模114.3亿元。此外,第二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清单,共计储备项目1069个、融资需求3132亿元,该清单已于2022年11月底推送至相关金融机构。
从上述两个服务平台的推动情况来看,均是“自顶向下”的推动方式,而基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培育工作同样需要“自底向上”的基层创新。因此《通知》提出了第二点要求,鼓励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创设专属产品,优化信贷条件,为品牌核心授权使用主体提供精准高效的信贷支持。
如果说第一点偏重总体上、系统化地解决金融服务与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的融资对接问题,那么,“第二点”就要求金融要“为品牌核心授权使用主体提供精准高效的信贷支持”,这里有两个关键信息,服务对象是“品牌核心授权使用主体”,服务目标是“精准高效的信贷支持”。
要达到上述要求,就需要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等各类金融机构首先要识别谁是“品牌核心授权使用主体”。一方面,相关金融机构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尤其是农业农村部门主动对接,掌握相关一手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涉及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的具体金融需求做较为充分地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并且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多开发纯信用贷款产品、线上贷款产品,降低相关主体准入门槛,同时可结合“第一点”提及的两个服务平台,并与农业保险、期货等工具组合运用,最大化地为“品牌核心授权使用主体”增信。
做好“第二点”相关工作还需要金融供给主体能够做好对“品牌核心授权使用主体”的深度挖掘和金融需求的持续追踪,掌握其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找准核心企业,适度开发相关供应链金融产品,同时及时把握其融资需求,为其健康发展做好“金融顾问”服务。
为了能够让金融机构更深入参与到农业品牌精品的培育工作中来,《通知》还提出了第三点,即鼓励有关金融机构发挥网点、人员和平台优势,提供招商引资、供需对接等撮合服务,助力精品品牌打造。
事实上,过去多年来,在金融服务精准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很多金融机构就已经不仅是通过信贷服务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而且还借助自身的线下网络及线上平台优势,帮助相关经营主体销售其农产品,推广相关优质农产品品牌。一些省农信系统还专门规划设置了线下服务站点,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并结合自身的线上商城推广特色农产品品牌。国有大行借助全国的服务网络优势,帮助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引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营主体,带来资金、资源及相关品牌和项目运营能力,助力做好农业品牌精品的打造。
综上,加强农业品牌精品的培育工作,金融的着力点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除了构建多元化的信贷支持体系,金融机构还需要借助自身的跨区域、跨行业优势,为农业品牌的塑造提供多样化场景,点面结合,让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大幅提升。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jiaoyu.jjjnews.top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