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点!三魂七魄详细讲解(三魂七魄的位置)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6-03 11:37:34

1、人还真能丢了一魂一魄?那得看是在什么情况下丢的了吧我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需要时间慢慢调养,尽量让自己平静,保持平衡的心态,相信慢慢就能好了,再多吃点补品。

2、 魂先于魄,故魂魄为先,精神意气皆后起。


(资料图)

3、 魂:历劫轮回种子,为人为鬼.为圣.为贤.为善.为恶.披毛.带甲俱是他,未生时他先来,未死时他先去,破胞出头,哇的一声,既是魂入窍之时,此后天木气与先天元性相合,借假存真,不能独存。

4、 魄:借血气之灵,受尽气而凝结,生后七七四十九天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始灭。

5、 魂是迁移不定,轮回不息,历劫不坏的。

6、魄则随身有无之。

7、 识神:受火气而生,也是魂之所出。

8、 浊精:受水气而生,也是魄所生。

9、 此为后天精.神.魂.魄。

10、详见《河洛精蕴》 HCR----- 惟元神真性,则超元全而上之. (元神=真性?) 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11、 (这个性=本来面目,但不=上面的“真性”? 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

12、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

13、惟有魂,神之所藏也。

14、 (所以 元神不是三魂七魄的总称。

15、元神藏在魂里。

16、这个神是否就是指元神?) 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

17、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

18、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照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

19、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

20、 (所以修炼就是要消灭魄,只留下魂。

21、) 许衡山----- 何謂三魂七魄 人因為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會活動的肉體. 三魂分為 一.靈魂--又可稱:天魂跟主魂.˙ 二.覺魂--又可稱:地魂跟視魂˙ 三.生魂--又可稱:人魂跟象魂˙ 七魄分為 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慾 三魂在於精神中.七魄在於物質.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七魄歸肉身消失. 肉身消失三魂七魄之歸處 主魂--為天魂.他往空間天路報到.(因主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滅的無極.雖然有肉體的因果牽連,因之不能歸宗源地.只好被牽帶走上空間天路之寄託處)暫為其主神收押(主公)"天牢"˙ 覺魂--為地魂.往地獄報到.(因覺魂本來是主魂的"電腦".可知主魂一切之因果報應. 也可指使"生魂"肉身之善惡.所以肉身死亡再進因果是非地--地獄)˙ 生魂--為人魂.往墓地報到.(因人魂本來是"祖德"歷代姓氏流傳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後再墓地對神主.來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託處) 七魄在肉身死亡時已隨之消失.就無須再說 北海散人----- 突然省悟,元神非魂非魄。

22、呵呵!元神統率三魂 尤如 真意統率隂陽而成太極。

23、呵呵! 如是而已。

24、 這個“元",是古人的造化呀!俺散人珮服這個”元“字。

25、 元氣嘛!呵呵!自然應該與七魄有關啦。

26、呵呵! 如是理解,一切應該清晰明暸。

27、呵呵! 呵呵!划分道的段位依靠的是实修实证。

28、比如说,我要到东北去一趟,光看地图,我看到东北了,也知道该怎么走,一切似乎很清楚了,但还是没有用的。

29、只有实实在在的迈开步子走出去。

30、哪怕走到山东,走不动了,也不怕看地图的人嘲笑我。

31、呵呵!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只有后天返先天之法,是为后天补先天,也可使自身后天转化为先天。

32、如是则大成。

33、 告别----- 魂是阳神,魄是阴神。

34、魂先天,魄后天。

35、阳神可分为内外中三部分,名之曰三魂(幽精、爽灵、胎光),三者统一,中有一点真阴,此为元神。

36、三魂一体,则元神现。

37、阴神可分为七个部分, 为七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主管人体的生理活动,七魄活动不平衡表现出即七情,七魄平衡了则产一点真阳,此为元气。

38、阴神为阴精所生养,固道家修炼下手从炼精化气始,这个精并不是精液,而是人体内的物质基础,如电脑的硬件,如果没有硬件哪会有软件呢?人体的物质基础建设得好了,活了,就出现了元精。

39、有了元精,才出现元气,然后炼元气化神,这三者统一了,就成“三花聚顶”之相。

40、达到这一步还不够,这还不是”道“,所以后面还有炼神合虚,炼虚合道。

41、这样,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倒过来,炼化万物而成三,二二相合而成一,此时丹生婴产;而后弃一得○即炼神合虚,这个虚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的道,至此智慧如水涌出,五眼六通俱备;而炼虚合道的道,与前面的那个“道”是不同的东西,可谓之“道上之道”也,到这一步打破虚空,佛道二家再无分别,真一产矣。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jiaoyu.jjjnews.top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邮箱 : 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