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以这里为阵地,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志愿者在这里导赏;景区里再添文化宣传平台……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城中不少核酸采样亭被赋予新功能,变成网格工作站、文化宣传站、公益爱心小屋、交通安全管理岗等,让这些小亭子继续发挥大作用。
变身网格工作站,打通为民服务“最后100米”
沙面街道本着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服务宗旨,将核酸采样亭改造成具有沙面特色、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亭”。改造不仅从外观上做到统一升级,功能上也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改造后的核酸采样亭具备四大功能:沙面街道综合网格工作站、沙面街道综合网格便民联络站、沙面街道警网融合巡查点及沙面街道全域化社会治理巡查点。
(相关资料图)
改造后的亭子内外装修精美,内部配备应急药箱、爱心雨伞、饮用水等,具备咨询服务、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爱心窗口和助残服务等功能,群众可以在这里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改造后的亭子与沙面街道网格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成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民平安创建活动及基础信息上报收集的新载体,利于建立长效的信息互通渠道,为民情民意的收集和反馈提供新窗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随时随地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
“我最近才发现核酸采样亭变样了,可以在这里避暑喝水、休息歇脚,咨询街道便民服务,更加方便了。”沙面街道的居民纷纷为升级后的亭子点赞。改造后的亭子不仅是一个爱心驿站,方便来往的居民群众“补给”,同时搭载便民服务的功能,成为基层网格化治理的新窗口,助力沙面街道打通基层治理“最后100米”。
变身文化宣传站,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荔湾区辖内风物荟萃,名胜云集,漫步西关街巷,便可发现景区、景点的核酸采样亭也有新变化。荔枝湾景区的核酸采样亭,经过逢源街道的重新“装扮”,成为景区“配套”便民驿站。便民驿站挂有“逢源印象”牌,非常醒目。驿站可为过往居民及游客提供应急充电、医药箱等便民服务,同时还有志愿者提供指路、导赏志愿服务等,向游客介绍辖区内的西关文化。
记者从逢源街道了解到,除提供日常便民服务,未来驿站还会联动辖区学校、医院、文化团体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比如辖区美食文化宣传和体验服务、中医及非遗文化进社区服务等等,更多地发挥便民驿站的作用。
在逢源街另外一处网红打卡点——耀华社区同样有一个由核酸采样亭改造而成的爱心驿站。这个醒目的为民服务场所不仅提供量血压、问路指引、报纸借阅等便民服务,而且还是一个闲置书籍交换点。街坊可以将个人闲置的图书来此交换阅读。通过借阅或捐赠图书,这里成了居民的“文化交流站”。
此外,逢源街道还联动逢源街社工服务站定期开展“逢源印象”便民驿站岗前培训,为居委工作人员代表和志愿者代表提供服务内容、值班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并就完善驿站服务收集意见和建议。
变身爱心小屋,家门口提供公益服务
记者走访看到,彩虹街党恩雅苑小区附近的一个核酸采样亭变成了“爱心小屋”,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公益服务。据了解,每周三下午,社工站的热心志愿者会在“爱心小屋”为街坊提供便民咨询、志愿者服务招募、社区公益服务宣传、社区流浪人员救助、彩虹街社区慈善基金义卖等社区服务。
变身交通安全管理岗,助力道路秩序维护
记者走访了解到,荔湾区的核酸采样亭的改造升级情况颇为普遍。在金花街,核酸采样亭将化身“交通安全管理岗”。为了加强辖内交通安全的维护,2021年开始,金花街就联合荔湾区交警大队、金花派出所,聚焦荔湾路陈家祠路口、中山七路康王北路口、中山七路光复路口、中山七路人民北路口等整治的重点,以及龙津中路等整治黑点,布点设岗,常态开展道路交通整治行动。目前,金花街道计划将闲置核酸采样亭统一改造成为“交通安全管理岗”,给参与交通维护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提供一个落脚点。
记者手记
“小空间”重新释放能量
小亭子,大民生。核酸采样亭的“转型”,实现公共资源效用最大化,让有限小空间在功能上得到延展,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100米”,充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jiaoyu.jjjnews.top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434 922 62 @qq.com